内蒙游记
2011-12-2 10:28:38
访问量:3041641
内蒙游记
一
2010年7月中旬。有机会我跟老公去内蒙,终于可以看见那,天苍苍,野茫茫;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。
从姚家园到第二机场高速路口,一挪一停,这那是高速公路,真不如国道公路……不知为什么又晕车了,唉!是不是不该出去走走呢?
第一次走北京的五环高速东路,问一个路边维护的人指错路了……真郁闷。领路的车来了,走出误区,就要到八达岭了。
二
北京的西山,山峦起伏,郁郁葱葱,薄雾胧罩;路上的车流来去匆匆,一副动与静相融的画面,美!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,向窗外看那山顶上弯延的长城,带给我心灵的震撼,赞叹古人的智慧、伟大,创造出这世间的永恒!精典中国!从八达岭出来,路边的山逐渐远啦,山上的绿渐渐少了,蜿蜒的盘山路上汽车也少了,公路边的平地也多了起来,可以看见一些土墙青瓦的民房,偶而能见牵驴的人在田野里走......穷,落后。
三
穿过长长的公路遂道,昏黄的灯光照着,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,静静的穿越,突然洞口的光明,照亮了一切。原来阳光可以驱散心中的黑暗。
快到赤城了,迎面送来的空气很新鲜,有一种在清晨树林的清新感。公路边是一片片绿茵茵的地,山也披着一层绿毯,不过山没有八达岭的大。
四
在远处的山头上矗立着一座座风车;风车的叶轮旋转着,唱着绿色的歌。那是风能发电。
河北的最后一个县固源。过了固源就进入内蒙的太卜寺旗(宝昌)。真的进入牧区了。
五
从八达岭到宝昌一路连绵的山,路边纵横交错排列的树以及个别地方零星的树,起着点缀大地的风景。天是阴的,远处的山像披着纱、含羞的少女不愿露出真容。
宝昌一路走来,近处是大片的绿地,与远处的山相连着,只见山头罩着一层薄雾,一种朦胧的美。路边的民房是砖瓦结构的,看起来比赤城要富裕,就是部分路不太好走。
六
通往哈毕日嘎宽敞、平坦的公路上,车少、视野广,开车比较舒坦,但是要随时注意牛羊过马路,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和爱护这些动物,司机要注意慢行。远处的山一会儿近,一会儿远;近处的路边上稀少矮小的树;宽大的草地上牛、羊在悠闲地吃草。
我看见有一种白色的草,一团团、一簇簇,远处看就像那一只只的羊在吃草。大部分草地上的草矮小,可以看见黄色的土地。今年的草长得不太好,是不是我去的有点早?
七
16点27分进入哈毕日嘎(简称:哈巴嘎)。公路两边又可以看见大树啦,有路边店、也有正在建的楼房。过了这比较繁华的地段,可以看见远处裸露的山、近处的草、成行的树木交叉相映,以及零星坐落的红色砖瓦民房,也是别有一番风景。
八
17点进进入桑根达来。这一路走来车少、路宽,路真的很好走。还有150公里就到锡林浩特市了,内蒙叫锡林浩特盟。
在公路边的坡上,看见一座小敖包,上面拉着彩旗,据说是蒙古人祭祀祈福的。高出公路的坡上有一道道石砌的墙,是用来挡沙的,偶尔也可以见到一处草地,到处可以见到裸露的沙地,看来这里沙化比较严重。
远处的草地上有红墙、红瓦的牧民定居点,那是政府为防止草地沙化,改善草原生态采取的措施。
九
17点48分进入灰腾梁(也叫灰腾河),距锡林浩特还有75公里。几分钟后满眼的绿,迎面吹来带着青草味的清新空气,深深吸一口气——真爽。
灰腾河是目前走过的最好的草原,草是绿油油的,一望无际看不到边。过了55公里处。华电、大唐、广电的风电是最壮观的,那是风车的王国,风车的叶片大概有30多米长,一辆卡车只能运一片叶子。美丽的风车;美丽的大草原!
比较有意思的是贝力克牧场的平顶山,山没有顶,远处看象平行的公路,整个山顶就像用刀切过的一样。听当地人说平顶山就是死火山,好长的平顶山啊。
风力发电的风车
十
19点08分进入锡林浩特市,眼前宽阔的柏油路、两边矗立的建筑、路上来往的车和脚步匆忙的人,这是我目前看见比较繁华的市区。等安排好住宿吃完晚饭,亦是华灯初上。从早上5点坐车出发到现在,在汽车上渡过了去内蒙的第一天。
十一
也许是夜里下雨了,第二天一早,抬头看锡林市的天空象水洗过一样干净,看起来好像内地秋后的天空。中午的热比内地热,但是到阴凉处就比较凉快。这里许多树的树叶、树枝都向上长着,一棵树的树干就是中心,枝叶向中心靠拢抱成团。这里的人都很热情,只要你问他们都会停下脚步热情的回答你的提问。
十二
《额尔顿敖包》:敖包是蒙古民族祖先传下了的地行、地貌的标识,更是蒙古族爱护山河、草木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。敖包祭祀是蒙古族敬仰、崇拜大自然、祭祀山神、河流的传统习俗。
额尔顿敖包(音为宝山),始建于公元1753年,祭至公元1957年,在这200余年曾三次搬迁,作为原阿巴哈纳尔左旗世袭贝子的旗敖包,名留青史,载入我国《民族大辞典》。2004年6月30日取经置宝,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复活。筑十三座敖包,寓为祭祀最大的山河神“玛心”并供奉十二尊山之河神。每年的农历5月13日为额尔敦敖包传统祭祀日,祭祀时将奶食、全羊、水果等九九八十一种食品供奉,九位勇士骑着白马环绕敖包,喇嘛点香颂经,祈求神灵恩泽幸福,增添福佑,祈求好运常在风调雨顺,五畜兴旺,国泰民安。
额尔顿敖包
十三
贝子庙是锡林的又一个景点,这里面有历史博物馆、佛堂和喇嘛,每天早晚都有喇嘛颂经。贝子庙的前面广场上放置了许多的蒙古包,在进贝子庙的主道两边矗立着转经筒,经筒上游人摸得着的地方已经发亮。很遗憾因为有事没有进去参观,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进去看看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链接详细了解:http://chn.lotour.com/r/20071010/n95192_2.shtml
十四
喇嘛的等级分类:1、活佛(住持、负责管理庙内外一切重大事项);2、达喇嘛(协助活佛管理念经、财政和其他事物);3、格布黑(掌管全庙的规章制度、有处分的权利);4、尼日巴(负责庙内粮食、肉食等生活方面的供应,掌握钱款收支);5、格一格(由精通经文、学问高深者担当格布黑喇嘛的助手);6、德木齐、高尼尔(分别掌管内务、颂经。档案等)。因为匆忙有的没有记全,有机会补齐。
十五
锡盟的天气很干燥,太阳也很毒,紫外线也强。只是一上午的时间,露在外面的双臂被晒伤,回到宾馆后又热又痒,唉这一上午真是喜忧参半。
十六
今天是去内蒙的第三天,一早就去阿尔善油区。公路的表面看起来很平,坐在车上的感觉就不一样了,一会儿上一会儿下,就像连绵起伏的波浪。越往阿尔善走你就越来越感觉到草原的宽阔,一望无际,看不到边。可能是天旱的原因,看到的草比较矮、颜色是黄绿色的,就像大地铺一层黄绿相间的地毯,是那种薄的,没有厚实感;公路两边及远处的草场上牛和羊群,就像绿色棋盘上流动的棋子;还有零星的红砖红瓦的牧民定居房子。给人一种宽广、博大的感觉,如果可以骑马,又可以让马任意奔跑,我真想体会跑马定边疆的豪爽。 十七 阿尔善矿区是华北油田的一个下属单位。阿尔善的宾馆我没看见有空调,在宾馆里体会不出来有多热,感觉比较凉爽,当我下午五点外出转转时,体会到天真的很热,一点也不比内地差,后来才知道赶上了高温。这里的矿区里有哈南、边采等等几个工区,有家属楼、公寓楼、食堂以及宾馆等工作和生活区域。最热闹的地方是四合院,这里面有菜店、肉店、百货店、饭店、理发店、移动联通的缴费点还有彩票投注点等生活用的店面,也有推车买东西、烧烤小商贩。
矿区里有职工休闲的健身器材、职工俱乐部、图书馆、球场和练兵场,总之这里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傍晚天凉快了,刮着凉爽的风。灯亮了,球场上打篮球的玩的正高兴,排球场中的哨声、人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。我漫步在干净整洁的路上,悠闲地走回宾馆。
这一天老公很累,也很忙,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宾馆休息,第二天我才知道,老公忙的没有吃晚饭。想想真的好心疼哦!
十八
第四天,早五点起床,洗漱后,老公说:“带你去看看东湖”。走出宾馆向矿区的东方出发,天阴刮着风,空中有乌云,空中掉着雨点,有些冷。走在路上老公告诉我,这是一个人工湖,是建矿区时挖成的。
湖边上有三座砖砌的蒙古包饭店,路的那边还有一个蒙古包;湖的中间有一座亭子,亭子的周围有树和长得很高的草,水不清,上面长着许多浮萍;湖面上的野鸭、野鸟游着,我们一走近,它们鸣叫着在空中盘旋的飞着,一会儿又落在水面。东湖的周围有公路、路的两边种的树都比较大了;一条草原路通向牧民的草场,草场上有牛、马、羊在悠闲的吃草;让人有一种田园水乡的感觉,空气真的很新鲜。
东湖说不上有多美,在草原上,特别是天上下着细雨,刮着小风,雨蒙蒙地,也别有一番味道。听这里的职工说,前几年东湖还有天鹅来过,最近这一二年天鹅就不来了,东湖得水不好了,可能天鹅不来了。真遗憾没有看到天鹅。
十九
看着要下雨,结果雨还是没有下起来,如果在内地雨一定会下起来的。老公去工作了,我自己又出去转了,这次是顺着矿区的主路向西走,走到进矿区的地方,一个大的花坛,花坛中间的地球仪雕塑被开满红、白、紫得花映衬着,就像地球被鲜花包围着,清馨、热烈。平坦笔直的大道,两边绿树成荫,人行道边的花灿烂的开放。给人感觉到是一种干净、整洁、安静和谐的美好家园。
从大门口的花坛开始,东边是矿区(习惯叫坡下),西边叫坡上。坡上是当地人和外的人开的旅馆和饭店、还有烧烤和修车的,这里早晚比较热闹,早上喝早茶、晚上吃饭吃烧烤。
老公晚上回来后,我给他讲了我的感受,老公说:“你现在来的正是时候,内蒙的最好季节让你赶上啦!其它的时候可没有这样好,天寒地冻、鹅毛大雪、白毛风、刮大风下暴雨、让人害怕的雷和闪电等等这些你都没有赶上”。哈哈~~这样说来我是真的很辛运啦!
二十
今天是第五天,早上四点半起床。今天的任务是要去东乌旗那边的宝力格工区,去井上慰问工人和修设备。听当地人说:东乌旗哪里的草长得很好,主要长的是沙葱,羊吃后肉质鲜美、细嫩,主要是供北京东来顺涮羊肉的。
今天起得有些早,来到四合院只有一家早点开门,我们喝一碗豆浆,买了鸡蛋和饼带在路上吃。匆忙到菜店一看,没开门,只好把店主叫起,买了肉、水果和蔬菜以及一些日用品,装好车后,我们向宝力格出发了。汽车行驶在去宝力格的路上,这里的草长得比较好,满眼的绿。那里的牧民每一户有八千至一万亩的草地,每家的草场都用铁丝围着,他们住的是砖房。蒙古包比较少了,当然在旅游区可以看见一座座蒙古包。
一路走来,公路两边有成群羊和牛,马比较少。在内蒙开车还有一景,那就是牛羊过公路时,司机要减速、慢行轻鸣笛,羊在路上跑得比较快些,如果碰到牛过公路,那你只好停一停,坐在车上欣赏:牛不紧不慢的在公路上慢慢悠悠地走,有的时候牛停下来站在路中间看一看,像是在和你打招呼,然后再走。
停车下来走到草丛中,站在这里我体会到茫茫无际的大草原,远处是天和草原相连,看不见边。感觉到天和草原是那样的广大,我是那样的小,真应了那句歌词:“天底下走来了小小的我,小小的我......”
二十二
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到井上。这次我真正体会到:茫茫草原一条路、一望无际、到处是草、很难见到人,假如你想问路,那得看你是否有运气;如果你走错路,很有可能找不到原路回家。汽车行驶在草原路上,远远看见路上尘土滚滚,离你越来越近,到近处才看清是汽车,两辆汽车互相鸣笛而过,互相被尘土包围着,在密闭的车内还是很呛人。
这是一片比较集中的作业区,远处看见有许多的磕头机在工作,还可以看见住的房子,这是一个大站。这里的工人是每天坐班车上班,到下班时再有班车接回;就这样工作36天,回家休息20天。这里的工作比较单调,如果需要到阿尔善或锡林办事,那是比较困难的,因为路途长交通又不太方便,当天是不能回来的。你能体会到的是天大地大、路途遥远,感觉到人是那样的渺小、那样的......。
二十三
听说许多年前到这里来,遍地的草长到人的膝盖以上,一年一年的草不行了,草原雨也下的少了。这一片出了油井还有水井,把地下水抽出来注入到油井里,提高井的产油量,磕头机的转速从快调到慢,磕头机就这样不停地转着,唱着一曲不求回报的奉献歌。美丽的大草原给国家默默地奉献着能源。
二十四
天渐渐暗了,这是最后一夜了,老公带我带外面去看看,夜幕降临的草原,风刮的较大,穿一件短袖在野外有些冷,我穿上长袖衣服漫步在空旷的草原,细细体会大草原的晚景。被风吹动的草、来回摆动的各种野花、空气中散发出青草加杂着牛粪的味道;天空中漂浮着云朵、西边的天空太阳落下去了;金色的阳光照红了天边的云、也照红了草原的草,那是草与天相连的交辉相映、相互交融的美。快九点半了,天边还有光亮,草原被夜幕罩着有些神秘,只有那一丝光不肯离去。
天空中的星星很多、很亮、很干净,干净的你都舍不得吹一吹,怕吹起的灰尘把星星弄脏啦。老公在催促着走了,依依不舍离开了这静逸、带给你无限遐想的草原。
二十五
这是第六天,早上4点半起床,天已经比较亮了,这里凌晨3点半天就开始亮了。收拾好东西,与店主道别。开车回家,草原的路真好,在路上很少能遇见行驶的汽车,到锡林才六点。吃完早饭继续赶路,越走越热,到沙城下车休息时,感觉温度上升了10度。归心似箭,这次我们从北京的六环一直走到二环,通过长安街往南驶入回家的路。回家的感觉真好!
后记:这是2010年7月去内蒙写的一点旅游体会,只是觉得写的不好,想等到今年再去一次内蒙,给游记润润色。但是事与愿违,今年没有去内蒙,以后有机会重游内蒙再写新的吧!这一年家里也发生一些事,又高兴的、也有悲伤的、还有不顺心的事。几次想把游记修改,不知怎的就是没有心情。就这样拖到今天,怎样写的就怎样发表吧,这样也方便我自己看。回忆旅游时美好情趣,心情也会好的多。其实不算什么文章,写的就是自己当时的感受罢了!
2010.08.28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