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接受采访的当天凌晨,吴恒忙到凌晨3点多,正要关闭电脑前却发现志愿者小白还挂在线上,问及原因,对方称“流量问题没解决,我睡不着。”
这几天,又有十几名网友向吴恒主动请缨,希望参与到网站建设中,其中不乏IT从业人员,“核实身份后,应该都会吸收。人手增加后,网站更新的频次也能提高”。
希望:被政府“约谈” 看到曙光
但很多问题仍在重复出现,几年前写过的文章,放到如今仍然适用,吴恒经常会产生无力感,“做了很多事情,对现状没有改变”。
吴恒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自己,他给网站的定位是“抛砖引玉”,希望浏览过网站的网友能产生震惊感,从而真正关注这方面的问题,集思广益,推动问题的真正解决。
“麻木是最可怕的事情”,他坦言,网站制作并不精良,集中展现的负面信息,对网友缺乏长久吸引力,很多人对网站只是三分钟热度。
但毫米的推进也是进步,即使网站只争取到“三分钟”,也能在访问者的心中撒下种子,等待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开会结果,能促动他们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。
跟很多年轻人一样,吴恒曾经迷茫过,去年春天,他纠结于继续深造还是工作,实在拿不定主意,索性推迟毕业,拿出一年时间好好写论文做网站。
如今,迷茫终于消散,他明白,选择好读博的路,就要坚定走下去,而网站也不会放弃,因为这“关乎责任”,好在日常维护也不会耗费太多时间。
事实上,曙光已经出现。5月4日,上海地铁10号线中,他挤在下班人群中,从豫园去南京东路,手机响起,是陌生的座机号码,对方是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,表示希望在5月中旬,约他一起聊聊。
广告牌灯箱明暗交替中,手机信号时强时弱,这通电话持续了10分钟,挂断后,吴恒忍不住兀自微笑起来,“机会太难得了,我要好好准备,完成使命”,从唤醒民众到获得与政府部门对话权,吴恒觉得很欣慰,“国家在进步,能这样听取民众的声音”。